今年4月25日至5月25日,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对辽宁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
督察期间,辽宁严查严处群众投诉环境案件并向社会公开。截至2017年6月底,督察组交办的6991件群众举报已基本办结,责令整改3482件,立案处罚1706件,罚款6928.4万元;立案侦查105件,拘留32人;约谈581人,问责850人。
然而,作为传统工业大省,辽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认识和推进不够。督察发现,有的**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谈及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空气质量不降反升,就强调是2013年基数存在问题;谈及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恶化,就强调干旱少雨等自然因素,从主观上找原因、从工作上找差距不够。省委**会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没有研究环保工作。
一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例如,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工业信息化委在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不严不实,2014年制定实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时,将辽阳钢铁、营口钢铁等企业多台在建或未建炼铁设施虚报为建成项目并上报备案。
督察指出,辽宁省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重视不够,一些长期投诉的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特别是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李家祥说。
沈阳市大辛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内积存约75万吨渗滤液。
以沈阳大辛垃圾处理场为例,该场长期超负荷运行,垃圾渗滤液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多年来累计积存渗滤液超过75万立方米,污染严重,恶臭弥漫,隐患突出,周边群众意见极大。
由于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滞后,近10年来全市还积存150多万吨污泥存放于祝家地区9个坑塘内,多数未作防渗处理,群众反映强烈。营口市长期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20年来大量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在辽河岸边湿地,垃圾渗滤液已造成周边地下水污染。
【扫码关注我们】